吉卡生物|干細胞給中國人“頭號殺手”腦卒帶來希望
當“跑得最快的男人”—— 遇到中風
美國著名田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奧運會上摘得200米和400米雙金的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以19.32秒200米、43.18秒400米創下的世界紀錄,至今這項紀錄仍然存在。
醫生讓他進行的物理干預中,包括圍著醫院走路,諷刺的是,曾以19.32秒的成績贏得奧運金牌的他,現在走相同的200米距離,要花費15分鐘。
幸運的是,得益于干細胞醫學的發展,目前約翰遜正處于全面的恢復中。
"中風"一名由來已久,古時中國醫學認為,人得到"邪風"便會導致突然失去局部感覺和行動能力。"中風"一詞在古醫學文獻上通行。
中風,是指由于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造成的疾病,表現為肢體麻木、說話不清、眩暈、嘔吐等。該病的發作與血管壁病變、心臟病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液成分改變等因素有關。
腦中風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特點。一旦發生腦中風,會有大量的神經細胞死亡,而受損的神經功能難以自我修復,留下嚴重的后遺癥(口眼歪斜、面部扭曲、語言不利、行動障礙等)。
發生腦中風后,救治黃金時間四個半小時內,每耽誤一分鐘就有一百九十萬個腦細胞死亡,因此中風救治就是與時間賽跑,越早開始到達醫院開始溶栓干預,患者獲益就越大。據了解,腦中風是目前我國致死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且患者群體有年輕化趨勢。
腦中風發生突然,幸存者中約80%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包括癱瘓、偏癱、失語等。據WHO數據顯示,我國腦中風的發生率位居世界第一。我國每年腦卒中發生病例500余萬,其中約有196萬人死亡。腦中風每6.2秒就有一人發生,每16秒就有一人死亡!腦中風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首要因素。而且我國約20%的腦中風患者首次發病時,甚至不到45周歲。中風成為十大死因頭號殺手。
中風的前兆
■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肢體麻木: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脹等癥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后又發作要當心。
■眼睛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癥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
■說話吐辭不清: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哈欠不斷: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連續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預防中風
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長期熬夜,適當放松,避免壓力過大。保持積極開朗的心態,熱愛生活。
日常生活中要嚴格戒煙,遠離吸煙人群,遠離二手煙。
飲食上多吃水果蔬菜,三餐規律、營養豐富,低油低脂。
運動方面,積極參加健身體育活動,如游泳、登山等,規律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
高危人群預防中風:
中老年男性:平時多運動,散步、慢跑、釣魚等,定期體檢
若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需要適當減肥,積極干預糖尿病、高血壓,按時服藥。避免摔倒,一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就醫。
傳統干預方式
藥物干預
①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適用于干預心肌梗塞、腦卒中、中風等。副作用為氯吡格雷有出血風險。對本品過敏者、活動性病理性出血患者、嚴重肝臟損害的患者禁用。孕婦及哺乳期女性慎用。
②降脂藥:阿托伐他汀。適用于干預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等。副作用有皮疹、黃疸、食欲減退、乏力等。孕婦及哺乳期女性、對本藥過敏者禁用。
③抗凝藥:華法林、小分子肝素。適用于干預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等。副作用有血小板減少、自發性出血、脫發等。有活動性出血、先兆流產、外傷或術后滲血、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④溶栓藥:尿激酶。適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干預。不良反應有出血、皮疹、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有活動性出血、先兆流產、外傷或術后滲血、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⑤降低顱內壓的藥物:可選用滲透性利尿劑,如20%甘露醇,并可以注意防治腦疝的發生。
手術干預
適用于藥物干預無效的患者,可以通過頸動脈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術干預。有出血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耐手術者為手術的禁忌癥。
注意事項:手術后,必須臥床休息,切記不能屈曲或用力移動。為避免發生急性支架內血栓,需定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要定時抽血,以便調節其劑量。導管鞘會在術后6小時取出,傷口需由醫師按壓止血,并用沙袋加壓4小時,以防止出血,并且平躺8小時。術后,可以恢復正常飲食,應多喝水,幫助顯影劑排出,以減少腎臟負擔。
干細胞干預中風
干細胞具有自我復制、自我更新的能力,在不同的環境下,干細胞可以變成不同的細胞來修復受損組織,所涉及的基本機制包括抗凋亡、抗炎、促進血管和神經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經細胞和神經回路、抗氧化和血腦屏障的保護。
干細胞對干預中風以及中風后遺癥都有很好的療效,干細胞隨血液循環進入到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中定位歸巢,按人體的需求分化出各種功能細胞,如神經細胞、肝臟細胞、腎臟細胞等,恢復組織器官的生理結構和功能。
針對中風患者,干細胞可以新生血管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修復受損的血管組織,恢復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時,新生的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等可以恢復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恢復神經系統對各個組織器官的支配和調控作用,清除引起中風的各種致病因素,并有效干預中風引起的各種并發癥,如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中風后的恢復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干細胞在中風領域的干預潛力讓眾多的研究者和患者充滿希望,但干細胞干預中風的研究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希望在將來,我們能看到干細胞在腦卒中領域更加令人驚喜的研究成果,最終惠及千千萬的中風患者!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來源于網絡,內容均來源于網絡或國外知名雜志,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關鍵詞:
中風,干細胞干預腦卒中,吉卡干細胞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