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干細胞在皮膚再生中的應用
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皮膚功能喪失和結構退化引起皮膚逐漸老化并令人不快,并且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并發癥,包括更易患濕疹、皮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黑色素瘤等疾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自然失去其膠原蛋白含量,彈性纖維變得紊亂;老化皮膚的氧化活性增加,基質金屬蛋白酶的產生增加,這通常與基質降解有關。此外,眾所周知,暴露在紫外線下會促進皮膚過早老化,即光老化。因此,以預防和逆轉皮膚老化為重點的年輕化療法需求量很大,它越來越旨在保持年輕的外表和改善他們的健康。
人類皮膚經歷的復雜衰老過程,是由內在機制和外在影響的相互作用所促成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能會有所延遲。為了減緩面部皮膚的老化過程,人們已經開發了許多方法,美容和時尚界以及整形外科醫生都非常感興趣。
脂肪來源干細胞和間充質干細胞作為潛在的抗衰老劑,在一定程度上為皮膚和面部皮膚衰老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有希望和有效的選擇。間充質干細胞是來源于成人干細胞的多能干細胞。原代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從多種來源獲得,包括骨髓、脂肪組織和臍帶血。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因為能夠有效地重新上皮化,并分泌皮膚再生所需的多種生長因子而在皮膚抗衰老治療中受到廣泛關注。2015年Charles-de-Sá等人從抽脂去除的脂肪中收集到脂肪間充質干細胞,觀察注射擴張的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后老化面部皮膚的組織學和結構改變。經脂肪間充質干細胞處理后,真皮表層的彈性纖維增多,膠原和網狀纖維網絡發生改變,排列更加整齊。隨后,發現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在光老化皮膚中誘導皮膚彈性再生。在日光老化的皮膚中,正常的彈性蛋白基質通常丟失,脂肪間充質干細胞介導的治療成功地逆轉了參與新彈性蛋白生成的前體分子的抑制作用。
羊膜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由于其豐富、易獲得、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也作為改善光老化的藥物而廣受歡迎。Prakoeswa等人于2019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使用羊膜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條件培養基治療光老化的人類患者,并使用微針刺穿培養基。表面皮膚分析系統Janus觀察到,治療組的臨床光老化(毛孔、皺紋、斑點偏振、斑點UV和膚色)有所改善。據預測,羊膜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可促進真皮成纖維細胞和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并增加膠原合成。
人類臍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以其快速增殖和免疫調節能力而聞名,同時典型的成人干細胞相比也易于分離。這些細胞也是皮膚抗衰老研究的目標。2018年Kim等人發現UCB MSCs的條件培養基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如EGF、bFGF、TGF-β、PDGF、肝細胞生長因子(HGF)、1型膠原和稱為生長分化因子11(GDF-11)的再生因子。此外,在體內使用基于臍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培養條件下培養的乳膏,并分析其對人類患者真皮密度和皺紋的影響。每天治療四周后,使用數字顯微鏡設備進行的評估表明,皮膚密度提高了2.46%,眼端皺紋減少。另一種皮膚再生方法是使用來源于臍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的外泌體。
此外,在2017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利用D-半乳糖誘導衰老的小鼠模型分析發現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處理對皮膚老化具有有益的作用。
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新研究已經證明了它們在皮膚治療中的潛力。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被認為是皮膚再生和再生的有力工具,因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皮膚細胞來源。最近的進展表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皮膚方面有許多好處。
例如,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研究證明了其在愈合方面的有效性,特別是由于巨噬細胞活化和細胞因子產生對免疫功能的改善。此外,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通過改善抗氧化活性、促進細胞增殖和改善整體皮膚形態來改善皮膚狀況。然而,為了保證這些方法的安全實施,仍需進一步研究潛在的分子機制。
盡管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有許多優點和益處,但仍存在一些障礙,如其在組織中的頻率較低,以及來源于成人來源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增殖潛力有限。
【相關文獻】
主要參考文獻:
Jo H, Brito S, Kwak BM, Park S, Lee MG, Bin BH. Application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Skin Regeneration and Rejuvenation. Int J Mol Sci. 2021 Feb 27;22(5):2410. doi: 10.3390/ijms22052410.
相關參考文獻:
1. Wang, Z.; Man, M.-Q.; Li, T.; Elias, P.M.; Mauro, T.M. Aging-associated alterations in epidermal function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Aging 2020, 12, 5551–5565.
2. Gaur, M.; Dobke, M.; Lunyak, V.V.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adipose tiss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dermatological indications and skin aging. Int. J. Mol. Sci. 2017, 18, 208.
3. Charles-de-Sa?, L.; Gontijo-de-Amorim, N.F.; Maeda Takiya, C.; Borojevic, R.; Benati, D.; Bernardi, P.; Sbarbati, A.; Rigotti, G. Antiaging treatment of the facial skin by fat graft an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Plast. Reconstr. Surg. 2015, 135, 999–1009.
4. Charles-de-Sa?, L.; Gontijo-de-Amorim, N.F.; Rigotti, G.; Sbarbati, A.; Bernardi, P.; Benati, D.; Bizon Vieira Carias, R.; Maeda Takiya, C.; Borojevic, R. Photoaged skin therapy with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Plast. Reconstr. Surg. 2020, 145, 1037e–1049e.
5. Prakoeswa,C.R.S.;Pratiwi,F.D.;Herwanto,N.;Citrashanty,I.;Indramaya,D.M.;Murtiastutik,D.;Sukanto,H.;Rantam,F.A.The effects of amniotic membrane stem cell-conditioned medium on photoaging. J. Dermatol. Treat. 2019, 30, 478–482.
6. Kim,Y.J.;Seo,D.H.;Lee,S.H.;Lee,S.H.;An,G.H.;Ahn,H.J.;Kwon,D.;Seo,K.W.;Kang,K.S.Conditionedmediafrom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timulate rejuvenation function in human skin. Biochem. Biophys. Rep. 2018, 16, 96–102.
7. Wang, L.; Abhange, K.K.; Wen, Y.; Chen, Y.; Xue, F.; Wang, G.; Tong, J.; Zhu, C.; He, X.; Wan, Y. Preparation of 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ith ultrasonication for skin rejuvenation. ACS Omega 2019, 4, 22638–22645.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和網絡,文章內容來源于國外醫學報刊雜志等,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關鍵詞:
皮膚,間充質干細胞,膠原蛋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