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雪莉的離開,到喜劇人馬麗笑顏背后的“不開心”,如何能拯救【抑郁癥】?
馬麗,她是小品《超幸福鞋墊》中的Mary,是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馬冬梅,這些角色在她的演繹下,大大咧咧、簡單而幸福,好像和她的人設綁定起來一樣,再也難以分離。
可真實的馬麗卻是在臺上瘋臺下憂郁,剛來到北京打拼的她,因性格太內向曾經抑郁到不敢出門,幸好經歷痛苦掙扎后,終于解開了心結,擁抱了真正的自己。
有幸運如馬麗的明星,但也有不幸已經離開人世。
風靡一時的韓國25歲女星雪莉自殺,刷爆微博和朋友圈,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就此被香消玉損。
當我們正在為他發聲、一味的追尋到底因為何事而自殺時,聽到過更多的聲音是:
“我周圍的人看起來都很健康,不會經歷自殺這種事”
“自殺時不能亂問的,問多了人自然想自殺”
“自殺只是某些事想不開,想開點就都好了”
然而,“抑郁癥”真的有那么好想的開嗎?
抑郁癥,又稱之為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癥狀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
據統計,2019年全球抑郁癥患者已超3億人;每年因嚴重抑郁癥而自殺死亡的人數約為80萬人;全世界相當于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殺。這是一組讓人非常難受的數字....或許,在你身邊,就有人曾遭遇過自殺,有人幸運被及時搶救、制止,但因抑郁癥永遠離開的也不在少數。
如果你或身邊好友、親人,有以下癥狀請及時到三甲醫院就醫:
1、情感方面:
敏感易怒,一點小事就可以暴跳如雷,經常會陷入悲傷、絕望、孤單、無助、愧疚,有自殺情緒,有躲避情緒,情緒低落等等。
2、思維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常被思維控制,認為自己毫無價值,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自責自己“做不到”,產生“我很失敗”、“我沒用”等自卑的想法。
3、身體方面:
大腦經常走神,異常疲憊,沒有力氣,體重嚴重上升或下降,夜間難以入睡或嗜睡,性欲也隨之下降,女性易出現月經失調,男性則會出現陽痿等癥狀,還常伴有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
4、社交方面:
討厭出門,害怕出門,不愿與家人朋友交流,與朋友,家人在一起會產生不安,脾氣暴躁等等,甚至對他們的電話感到驚慌,喜歡逃避問題,有問題也不愿去求助。
5、步入社會:
不能堅持正常上班,經常遲到早退,一年換工作太頻繁,不能維持一份穩定的工作,害怕與人打交道和相處。
以上這些雖然不能確診抑郁癥,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郁癥的發病過程。目前,臨床上對抑郁癥的治療,主要是通過心理療法、藥物療法和物理療法,雖然有過短暫的治愈,但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病人,又復發了,所以抑郁癥病人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甚至是終身服藥。
干細胞帶來了治療抑郁癥的新希望
近幾年來,干細胞應用于腦癱、脊髓損傷、腦外傷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已取得初步成功,證實了干細胞對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修復作用,也為干細胞治療抑郁癥提供了理論依據。
干細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潛在特性,為許多無法治愈的神經系統疾病提供了新途徑。抑郁的病理機制是海馬體明顯萎縮,體積明顯減少,所以干細胞輸入效應,緣于干細胞再生新的海馬體細胞,干細胞治療抑郁效果明確,干細胞使每一位患者都看到“新生”的希望。
干細胞治療抑郁癥相關案例
研究員們將60例中風后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給予中藥聯合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對照組給予中藥聯合氟西汀治療。
結果分析:8周后隨訪,2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顯著下降,觀察組HAMD分數為7.01±1.03,抑郁癥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
【注】HAMD量表評分:(1)痊愈:HAMD<8分,癥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2)顯效:HAMD評分8~10分,主要癥狀明顯好轉,情緒基本穩定;(3)有效:HAMD評分較治療前降低10~18分,部分癥狀好轉,情緒稍有改善;(4)無效:HAMD評分與治療前無差異,癥狀及情緒均無改善。
另外,兩組血清TNF-α、IL-1β和IL-6顯著降低,說明炎癥因子水平下降;觀察組的5-HT、NE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均增高,尤以BDNF增高最為明顯。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干細胞治療中風后抑郁癥療效更好。
【注】BDNF可調節神經干細胞的生長、分化,樹突和軸突的生長及突觸的形成,可當作神經可塑性的標志。
臨床研究均顯示,間充質干細胞可通過調控免疫,成為包括抑郁癥在內多種難愈性神經免疫疾病的潛在有效治療方式。神經系統精神疾病的影響日趨嚴重,隨著臨床應用研究的不斷深入,干細胞治療技術將為人類的精神健康保駕護航。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來源攝圖網,文章部分來源于干細胞之家,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關鍵詞:
抑郁癥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