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千年頑疾易復發的醫學難題,由干細胞技術來攻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銀屑病患者來說,“美”可能成為心中遙不可及的夢想了。銀屑病不僅影響美觀,嚴重影響患者社交活動,還對身體有極大的危害!
銀屑病是一種損壞皮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銀屑病(Psoriasis)又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癥皮膚病,不僅存在細胞組織不可逆損傷和免疫異常,還存在表皮干細胞的嚴重異常,患者皮膚上出現發炎的鱗狀皮膚增生,會帶來嚴重瘙癢和刺痛。
銀屑病患者還可能患上多種并發癥,例如,全球高達30%的銀屑病患者可能患上銀屑病關節炎,導致無法逆轉的關節變形和殘疾。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人類十大死亡疾病中,超過一半都是銀屑病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而中重度銀屑病皮損的持續存在和進展更令患者飽受困擾甚至絕望。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了銀屑病是一種多系統疾病的觀點,他們認為此病不僅影響了皮膚,還與造血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以及代謝紊亂有關。銀屑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如胰島素抵抗,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動脈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縮短生命預期,影響了社交生活和抑郁癥的發展。
銀屑病是人類十大頑癥之一,據估計目前我國有大約750萬銀屑病患者。銀屑病是病程長且對生存質量影響最大的皮膚病,尚無治愈方法,因而有著"不死的癌癥"之稱。
銀屑病的發病機制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各種環境因素誘導機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異常。
對皮膚中各種免疫細胞的調控失常,導致炎癥性細胞因子的釋放,進一步使機體的先天性與獲得性免疫功能發生障礙,更多的炎癥性細胞因子釋放,引誘相關炎癥細胞浸潤,這種神經內分泌免疫炎癥網絡的逐級放大,最終導致了銀屑病特有的慢性炎癥過程的形成與維持。
銀屑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非常復雜
雖然治療的生物制劑種類繁多,然而生物制劑會干擾患者免疫系統的穩態,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另一方面,使用生物制劑阻斷靶分子,患者停止使用后病情均會復發甚至加重(反跳現象),銀屑病的治療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近年來,關于干細胞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研究和報道廣泛,安全性和治療效果可靠。
干細胞治療銀屑病的臨床報道
臨床上銀屑病雖然有著四種不同的情況:(1)尋常型銀屑病(2)膿皰型銀屑病(3)紅皮病型銀屑病(4)關節病型銀屑病。99%以上為尋常型銀屑病。
OhashiK等人報道了1例54歲男性具有長達10年病程的銀屑病患者,給予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后,8個月隨訪,病情持續緩解,效果明顯。
2016年,胡等人報道了兩例臨床案例:1名35歲的男性受試者在接受干細胞療法后,12個月后皮膚恢復正常,病情完全緩解,并對其進行了5年的監測,無復發現象;另外一名在秋冬季容易復發的女性患者,進行干細胞輸注3次之后也得到恢復,并且在隨訪的4年內均無復發。
臨床圖像
A1患者定義明確的紅斑,附著的銀色鱗片對稱分布于全身,主要包括前額,面部,上胸部,腹部,背部和腿部; A2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輸注后6個月; A3銀屑病的清除(輸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后12個月)。 B1患者滴狀斑塊,附著銀色鱗片,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肘部和膝蓋,背部,腰骶部和臍部周圍的伸肌方面; B2在第三次輸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后,患者的皮膚變得光滑而沒有任何活動性病變。監測5年沒有復發。
中國學者在ClinicalTrials注冊的臨床試驗: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研究中,目前已有三個項目通過國家衛健委備案。銀屑病最有望成為下一個干細胞產品上市治療的疾病。
未來展望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用于銀屑病患者療效顯著,不易復發,安全性高。目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制備技術已成熟,臨床前安全性探索已基本清晰,為未來銀屑病治療開辟了嶄新的醫療新技術。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及內容均來源于行業專家或國外網站雜志,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關鍵詞:
銀屑病,干細胞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