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甲基化檢測,助力肺癌早篩早診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我國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公布的最新癌癥統計數據(全國腫瘤登記處2016年登記資料)顯示,肺癌發病率(82.8萬/406.4萬)和死亡率(65.7萬/241萬)仍位居第一位。
此外,肺癌相對于其他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較低,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癥狀,很多人被診斷時已處于晚期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提高肺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二級預防,即早篩查、早診斷和早治療,篩查是早期發現肺癌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
癌癥是如何發生的,在這個過程中基因的作用是什么?
現代醫學家認為:每個人體內都存在原癌基因,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需要它的參與。
但當原癌基因的結構或調控區發生變異,基因產物增多或活性增強時,會使細胞過度增殖,形成腫瘤。
同時,人體內也存在抑癌基因,與原癌基因維持平衡,限制了癌癥的發生。但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原癌基因的發展勢力擴大,而抑癌基因的發展較弱,兩者失衡,細胞正常形態結構和功能代謝發生紊亂,即會發生細胞突變,患發癌癥。
篩查,癌癥預防最好的醫學武器
對于肺癌患者來說,早期診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目前肺癌常用篩查方法包括常規影像(如X線胸片)、胸部CT、支氣管鏡活檢、腫瘤標記物、痰液細胞學檢查等,尚有一定不足:如影像學檢查有輻射危害且假陽性率高可能導致過度醫療;腫瘤標志物、痰液檢查篩查早期肺癌靈敏度低,會導致漏診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期。
近年來新興的液體活檢技術具有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創傷小、取樣簡便、不受腫瘤組織取樣異質性的影響等優勢。
此外,由于DNA甲基化幾乎在所有癌癥中均有發現,并且多發生在癌前或者癌癥早期階段,因而可以作為癌癥早期診斷的理想標志物。
肺癌基因甲基化檢測,經臨床試驗證明,其臨床靈敏度為86.83%,特異度為95.59%,除了能做到早篩早診,還可以幫助鑒別肺結節的良惡性。
檢測意義
評估患癌風險:在健康和亞健康時期評估肺癌高發基因,越早做檢測越好,從而能夠在腫瘤尚未發生時提前預防。
健康管理:指導肺癌高風險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定期體檢,積極進行預防,做好健康管理。
甲基化檢測在肺癌早篩中的優勢
全面:對不同類型的肺癌都有較高的檢出率;
安全:非侵入性檢查,無創傷無副作用;
早期:能提前3-5年篩查出癌癥風險;
準確:靈敏度86.83%、特異度95.59%;
便捷:抽血檢驗,無需空腹,無需檢測前特殊準備。
肺癌基因甲基化檢測的適用人群
1、長期吸煙者
2、年齡大于40歲
3、肺結節患者
4、慢阻肺等長期肺部疾病患者
5、惡性腫瘤病史或者肺癌家族史
6、職業暴露史(石棉、鈾等接觸者)
DNA甲基化在肺癌早篩早診中的價值已得到認可肺癌基因甲基化檢測已被寫入最新版《2019肺癌篩查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是肺癌篩查優選。
總之,防治癌癥,關鍵要早!在眾多無癥狀的人群中發現癌前或早期肺癌患者,并給予其精準防治,是提高肺癌治療率的關鍵。
關鍵詞:
肺癌,癌癥,早期,檢測,基因,甲基化,腫瘤,發生,患者
熱線:400-963-0063
手機:13353108343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長春市北湖科技開發區盛北大街3333號北湖科技園B區E9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