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測腫瘤!!!
檢測腫瘤可以進行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或者是ct,mri的檢查,組織病理的檢查等等。確診的依據(jù)主要是依靠病理組織學的檢查。腫瘤標志物的檢測,雖然腫瘤標志物缺乏特異性,但是它在輔助診斷以及判斷預后等等的方面都有一定的價值,也可以進行基因的檢測,檢測可以確定是否有腫瘤或癌變的特定基因存在,從而做出的診斷。
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有創(chuàng)檢查及無創(chuàng)檢查。有創(chuàng)檢查是指在腫瘤檢查診斷過程中直接對人體正常組織有一定創(chuàng)傷的檢查手段,主要是為獲取腫瘤細胞或腫瘤組織、轉移淋巴結而進行的針吸細胞學檢查、切除活檢、切取活檢、鉗取活檢、腹腔鏡等。取到的細胞及組織經(jīng)細胞涂片、冰凍切片、石蠟切片得到最終診斷。部分涂片、切片還可經(jīng)免疫組化染色、特殊染色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甚至將取到的組織細胞進行電子顯微鏡檢查。
(1)常用的有創(chuàng)檢查方法
①細胞學檢查 臨床細胞學檢查是根據(jù)脫落細胞的形態(tài)改變診斷腫瘤的一種方法。細胞學診斷具有簡便、安全、準確、迅速和經(jīng)濟等特點。細胞學檢查細胞標本的采集方法有:刮、擦、刷和印壓取細胞法,主要用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上下端、泌尿和生殖道的腫瘤;沖洗液取細胞法,主要是從分泌物或滲出液中采集細胞,如痰液、尿液、乳頭液和某些破潰的腫瘤組織。此外,還有細針針吸細胞學檢查。
細胞學檢查的診斷價值在于準確性高而迅速。一般認為細胞學的診斷價值有時相當于外科標本活檢診斷。細胞學診斷可在1~2小時內(nèi)得到結果,尤其當標本太小、冰凍切片困難時,更宜作細胞學診斷。在普查當中細胞學檢查可以篩選出無癥狀的早期腫瘤患者,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細胞學的篩選工作更為重要。對于不能取活體組織檢查的病例,如血友病、有出血傾向的患者、糖尿病和某些兒童以及不愿做活檢的病人,細胞學診斷就成為主要手段。近些年來,細胞學檢查有新的發(fā)展,如利用免疫組化技術了解惡性腫瘤細胞的組織發(fā)生或分化,在鑒別低分化腫瘤類型和確定是否是轉移性腫瘤極為重要;檢測細胞的性激素受體;利用流式細胞術檢查癌細胞染色倍數(shù)。
也可以利用CTC循環(huán)腫瘤的檢測方法檢測外周血液內(nèi)的CTC數(shù)目及分子分型。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腫瘤的惡性程度。
②活組織檢查 腫瘤病人為明確診斷,進行病理分期及確定治療方案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組織學診斷。病理組織學診斷需有一定的腫瘤組織標本,這種通過穿刺、手術方式獲取病人組織標本的方法叫活組織檢查。活組織檢查的方式有:針吸活組織檢查,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操作,將針頭(特制)刺入可疑腫快內(nèi)然后吸得組織送病理檢查;切除活檢,是指切除整個腫瘤送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切除的腫決邊界必須有一些正常的組織,此法適用于較小的腫瘤;切取活檢,是指腫瘤較大時不能做全部切除,可以采用切取活檢。可用于淺表腫瘤,亦可用于深部腫瘤。
在活組織檢查前必須選擇合適的方式,以達到診斷的要求。那么,活組織檢查會不會引起擴散?嚴格地選擇適應證,正確地選擇活組織檢查方式,合理的操作不會引起癌擴散,關于乳腺活組織病理檢查的安全性,國內(nèi)外學者們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觀察,得出基本一致的結論,認為針吸或切除對預后及生存率無明顯影響。
(2)無創(chuàng)檢查方法
無創(chuàng)檢查是指檢查過程中無直接創(chuàng)傷的檢查手段,包括:普通X光片、X線造影、超聲波檢查、CT檢查、磁共振檢查放射性核素掃描及顯像檢查、胃鏡、腸鏡、鼻咽鏡、宮腔鏡等。
有創(chuàng)檢查及無創(chuàng)檢查對腫瘤的診斷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具體某一病人需要什么檢查方法要根據(jù)病情來決定,我們的原則是盡可能避免帶給病人痛苦、不便,以最快、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方法來明確診斷。
關鍵詞: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