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結直腸癌的常用化療藥物有哪些?
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在我國已經躍居到所有癌癥的第三位,僅次于肺癌和胃癌,并且還在處于上升趨勢。盡管80%的結直腸癌診斷時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但即近半數(shù)患者在術后會出現(xiàn)局部復發(fā)或轉移,加上一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就是晚期,已失去手術切除的機會。因此化學藥物治療是結直腸癌治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今天我們來盤點結直腸癌常用的化療藥和靶向藥,看看哪些藥物療效好。
結直腸癌最早的化療藥可以追溯到氟尿嘧啶(5-FU),20世紀50年代以來,氟尿嘧啶一直作為結直腸癌治療的基本化療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90年代中后期,新的高效化療藥物如奧沙利鉑、伊立替康、卡培他濱的相繼研發(fā)上市,使得結直腸癌化療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結直腸癌的化療藥以氟尿嘧啶類的氟尿嘧啶、卡培他濱,鉑類的奧沙利鉑和喜樹堿類的伊立替康三類藥為主以及分子靶向藥物西妥昔單抗和貝伐珠單抗相繼上市,將結直腸癌的藥物治療提高了一個層次下面我們分別講一講氟尿嘧啶、卡培他濱、奧沙利鉑、伊立替康、西妥昔單抗和貝伐珠單抗這6種抗癌藥。
1、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用于晚期結直腸癌的治療已經超過40年,但是氟尿嘧啶單藥方案療效有限,有效率僅為10%~15%。
臨床研究顯示,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治療結直腸癌,有效率可從11%提高至21%。
另外,研究發(fā)現(xiàn),氟尿嘧啶靜脈滴注有效率顯著高于靜脈推注,消化道毒副反應發(fā)生率也更低。因此,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NCCN)的癌癥指南中推薦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靜脈持續(xù)滴注作為氟尿嘧啶治療結直腸癌的標準方案。
2、卡培他濱
卡培他濱是口服的氟尿嘧啶類藥物,其抗癌原理是利用腫瘤組織中胸苷磷酸化酶(TP)的活性比正常組織高的特性,達到選擇性在腫瘤內被激活的目的,從而最大限度發(fā)揮腫瘤殺傷作用以及降低對正常細胞的損害。
有臨床試驗研究了卡培他濱單藥與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靜脈推注方案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結果發(fā)現(xiàn)卡培他濱單藥具有更高的有效率。
3、奧沙利鉑
奧沙利鉑是新型第3代鉑類化療藥物,其導致骨髓抑制的副作用比較小,因此更容易和其他抗腫瘤藥物聯(lián)合使用。
研究發(fā)現(xiàn),奧沙利鉑與氟尿嘧啶聯(lián)合的化療方案,即FOLFOX方案,6個月輔助化療的療效優(yōu)于氟尿嘧啶聯(lián)合亞葉酸鈣這個化療方案。
另外,研究表明,在晚期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中,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的CapeOX方案和FOLFOX方案的療效接近。
4、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也是一種常用的化療藥,然而研究卻發(fā)現(xiàn)含伊立替康的方案并不適用于結直腸癌的輔助化療,因為療效不突出。
伊立替康可以和靜脈滴注的氟尿嘧啶加亞葉酸鈣形成FOLFIRI方案,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NCCN)推薦FOLFIRI方案用于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姑息化療。
5、西妥昔單抗
西妥昔單抗是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靶向藥,臨床試驗證明了西妥昔單抗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療效。
NCCN的癌癥指南推薦FOLFIRI聯(lián)合西妥昔單抗用于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
6、貝伐珠單抗
貝伐珠單抗也是結直腸癌常用的靶向藥。
伊立替康聯(lián)合靜脈推注氟尿嘧啶加亞葉酸鈣的方案被稱為IFL方案。臨床研究比較了單用IFL方案和IFL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療效,結果發(fā)現(xiàn),IFL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比單用IFL方案的有效率更高,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都有顯著提高。
目前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NCCN)的癌癥指南推薦,貝伐珠單抗可聯(lián)合FOLFOX、FOFIRI或者CapeOX方案用于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
關鍵詞: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