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前言:長壽老人的基因密碼被破解了!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5月4日文章】題∶105歲以上老人長壽是因為 DNA修復效率高嗎?
根據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今天發表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發現,活到 105歲以上的人往往擁有獨特的基因背景使其身體在DNA修復方面的效率較高。
這是"超長壽"人群的基因組首次得到如此詳細的破解,從中可了解他們為什么活得這么久且能避免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論文第一作者、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實驗、診斷和專科醫學系副教授保羅·加拉尼亞尼解釋說∶"變老是多種慢性病的常見風險因素。我們選擇研究了105歲以上人群的基因狀況,并將他們與來自意大利同一地區的一群相對年輕的健康成年人進行了比較。"
加拉尼亞尼的團隊與意大利的幾個研究機構以及瑞士洛桑雀巢研究中心的帕特里克·德孔布研究團隊合作,從意大利半島各地招募了81名半超級人瑞(105歲以上)和超級人瑞(110歲以上)。他們將這些人與來自同一地區、平均年齡68歲的36名健康人進行了比較。
他們采集了所有參與者的血樣,并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尋找較年長群組和較年輕群組的基因差異。然后,他們將最新研究結果與此前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的基因數據進行比對,那篇論文分析了333名100歲以上意大利人和358名60歲左右人的數據。
數據總結出一個驚人的現象,長壽老人的基因可以做到以下事情:
一、高效管理受損細胞
他們發現,105歲以上/110歲以上群組中有5個常見基因變化,涉及名為COA1和STK17A的兩種基因。經與已發表數據比對,他們發現100歲以上人群中也有同樣的變異體。從計算分析得出的數據預測,這種基因可變性大概能調節三種基因的表達。
出現最頻繁的基因變化與某些組織中的 STK17A基因活性上升有關。這種基因涉及對細胞健康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協調細胞對DNA損傷的反應、鼓勵受損細胞進入程序性細胞死亡、控制細胞內危險的活性氧的數量。這些都是與癌癥等諸多疾病滋生和發展有關的重要過程。
出現最頻繁的基因變化也與某些組織中的 COA1基因活性降低有關。我們知道,這種基因對細胞核和線粒體之間正常互動非常重要。線粒體是人體細胞里的能量生產廠,其功能失調是變老的一個關鍵因素。
此外,基因組的同一個區域還與某些組織中 BLVRA的表達增加有關聯。BLVRA能消除危險的活性氧,因而對細胞的健康非常重要。
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博洛尼亞大學生物、地質和環境科學系分子人類學實驗室高級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娜·朱利亞尼說:“此前就有研究表明,DNA修復是讓各物種壽命延長的機制之一。”
我們證明了人類也是如此,數據顯示,這些長壽老人在生命最后幾十年所具有的天然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與基因有關聯,這種基因變化讓半超級人瑞有獨特能力高效管理其一生當中的細胞損傷。"
二、有效防止惡性突變
團隊還測量了每個年齡組的人在一生中積累的自然變異次數。他們檢測了七種基因,發現105歲以上和110歲以上的人當中,有六種基因發生變異的負擔要輕得多。這些人似乎避免了與年齡有關的破壞性突變增加,而這或許幫助了他們抵御心臟病等疾病。
論文的另一位第一作者、維羅納大學正教授馬西莫·德萊東內說∶"這項研究首次對覆蓋面很廣的超長壽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使我們得以探究老年人體內遺傳的和自然發生的基因變化。"另一位通訊作者、博洛尼亞大學免疫學榮譽退休教授克勞迪奧·弗蘭切斯基總結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DNA修復機制和特定基因的變異負擔低這兩點保護了超長壽老人免于罹惠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來源攝圖網和網絡,文章來源于參考消息報-美國紐約時報,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關鍵詞:
超長壽,基因密碼,慢性疾病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