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健康篩查也看年齡?吉卡教您如何科學防癌、抗癌
每年的4月15日~21日,作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由中國抗癌協會1995年倡導發起。今年是第27屆腫瘤防治宣傳周,目的是使廣大人民群眾增強防癌意識,增加科學知識,促進抗癌科普工作的健康發展。
如今癌癥已逐漸成為中國人致死的主要疾病,除了期待醫學進步來對抗癌癥外,如何避免癌癥的發生也顯得尤為重要。對常見癌癥的早期征兆要提高警惕,各個年齡段的癌癥體檢篩查要有所側重。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要,疾病普及的變化,吉卡等各個健康中心都提出了“大健康”理念,主張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體檢對人們健康來說就十分重要,但你知道不同年齡階段的篩查各有特點?需要因人而異。
個性化的針對年齡健康篩查,是目前最科學的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癌癥、疾病的風險負擔。
剛步入社會(20-30歲):側重惡性腫瘤篩查
這一年齡,剛步入社會,正當風華正茂,開始接觸社會形形色色的人,由于作息不穩,感染疾病的機率也相應增加,隨著年齡上漲工作壓力的也會增加,目前來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有輕度抑郁等心理疾病,嚴重睡眠問題而不自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年輕人更應該重視傳染病和心理疾病的篩查,例如定期進行常規檢查如乙肝二對半、幽門螺旋桿菌、心理疾病自測或吉卡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等。
不但如此,近些年一些惡性腫瘤也會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如白血病、骨肉瘤等,除了常規體檢項目血常規、血脂、血糖、肝功、腎功、腹部彩超、胸部X光檢查外,還要注意結合平時的身體變化及時就醫。
事業型中青年(30-40歲):側重遺傳類疾病篩查
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人都選擇先成家后立業,但成家之后家庭經濟負擔隨之加重。事業繁忙,哪都需要用錢,飲食不規律,應酬增多,酒桌成為敲定合同的場所。所以說這個年齡段的慢性病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檢測,及時發現癌癥的早期跡象。
而對于女性來說,在HPV、 TCT、陰道彩超等檢查中,宮頸癌、乳腺癌成為關注的焦點,當然也可選擇有針對性的腫瘤標志物進行輔助檢查。
另外,疾病發生因素部分與遺傳有關,遺傳咨詢也應引起這個年齡層的重視,給予相應的篩查,形成對慢病的雙重防治。
退休預備役(40-50歲):側重肺癌、婦科癌癥篩查
這個年齡段,各項技能開始退化,有部分人在早期慢病中沒有得到重視,直到癥狀加重或伴隨其他并發癥被發現,但已經為時過晚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所以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早期癌癥(如肺癌、子宮頸癌、乳腺癌、直腸癌)等都需要早篩、早診斷、早治療。比如肺癌,在我國發病率較高,逐年上升,高危人群應重視低劑量螺旋 CT篩查和腫瘤標志物檢測。
還有一部分女性,在這一階段即將進入絕經期,體內激素的改變導致情緒明顯變化,有數據表明,女性情緒抑郁、悲傷,更容易導致女性癌癥的發生,乳腺癌更是女性的頭號殺手,可以通過乳腺彩超、鉬靶、腫瘤標志物等手段對乳腺癌進行早期篩查,如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更應提高警惕,可結合遺傳學檢查了解自己患癌的風險。在這一年齡段,早期篩查可以發現癌前病變,預防癌癥的發生。
進入老年生活(50+人群):側重高發病率的癌癥篩查
這個年紀的中老年各項身體機能下降,檢查主要側重心腦血管和腫瘤的篩查。
就心腦血管篩查而言,在重視慢病防治的同時,對于那些已經有過心腦血管病史的人來說,也要定期進行動脈硬化、腦血管檢查、心電圖、心臟彩超、頭部磁共振等檢查,這對于預防中風、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癌癥的篩選,主要針對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等。但是這個階段人群往往最容易忽視對胃腸腫瘤的篩查,人們對胃腸鏡的重要性了解不夠,其實胃腸腫瘤是完全可以提前預防的,因為血液檢查并不能完全取代胃腸鏡,所以應該提高警惕,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結合腫瘤標志物檢查,及時發現癌前病變和早期癌變。
與此同時,老年患者骨質流失迅速,應重視骨質密度的檢查,及時補充鈣劑,調整運動方式,預防骨質疏松所致的各種并發癥。
雖然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但完全可以采取相應措施,關注諸如個人行為、飲食習慣、身體代謝、環境等常見致病因素,減少疾病發生的風險,制定個性化的體檢才是最有效的措施,包括檢前風險評估,基于職業、性別和年齡的篩查方案,可以將疾病對大多數人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通過早期篩查,獲得最佳治療。
健康篩查可有效預防癌癥外,改善生活習慣也可預防癌癥,我國約有45%的癌癥可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觸與癌癥相關的危險因素及接種預防性疫苗等措施來預防,具體措施包括:
1. 控煙 在我國,大約1/4的癌癥死亡與吸煙有關,控制吸煙是預防癌癥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吸煙的人應該盡早戒煙,防止不吸煙的人吸煙,減少接觸二手煙。
2. 遠離致癌病原體 接種乙肝病毒或 HPV疫苗;避免過早性交,減少高危行為;避免接觸疫水,不吃釘螺;不給嬰幼兒口對口喂養;提倡在聚餐時使用餐筷。
3. 限酒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年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25克,成年女性每天不超過15克,兒童、青少年、孕婦、哺乳期婦女等特殊人群不宜飲酒。
4. 保持健康的體重 在適當的鍛煉和合理的飲食習慣下,保持身體健康,即身體質量指數在18.5到24之間。
5. 適度運動 “全民健身指導”建議所有年齡層的人都應該堅持日常的體育鍛煉。針對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運動習慣,制定個性化的健身計劃,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使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不斷提高。
6. 合理膳食 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食不過量,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
7. 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暴露 強化室內通風,選擇安全環保的裝修材料,減少廚房的油煙暴露。
另外,當身體出現以下癥狀時,可能是癌癥發生的危險信號,應引起重視并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1. 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異常腫塊。
2. 體表黑痣或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
3. 身體出現異常感覺,如哽咽感、疼痛等。
4. 皮膚或黏膜經久不愈的潰瘍。
5. 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
6. 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
7. 持久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
8. 聽力異常、鼻出血、頭痛。
9. 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10. 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11. 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癌癥治療須前往正規醫院,切忌有病亂投醫,也不要相信偏方和虛假廣告,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此外還應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增強自身免疫力、做好心理疏導、平衡膳食、適當鍛煉、合理用藥、定期復查。
【吉卡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
【版權聲明】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來源攝圖網和網絡,文章來源于行業專家、網絡或國內外報刊雜志,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關鍵詞:
腫瘤,抗癌
上一頁: